好的知識│洞中彈琴,為愛築巢-豎琴蛙

2021-05-26

洞中彈琴,為愛築巢-豎琴蛙豎琴蛙,因發出「登、登、登」的叫聲如同豎琴彈奏時發出的聲響,因而得名。

因豎琴蛙沒有一般蛙類鳴囊的構造,所以用行動低調體貼雌蛙,挖洞築泥窩吸引雌蛙前來,雖然要先耗費2-3小時挖洞,但也因此較不易被天敵發現,而雌蛙產卵後也會持續待在洞旁,接棒守護。

其築泥窩的特性,潮濕、鬆軟的泥濘地是較適合的環境,但因窩裡需要時常保持積水,所以不能夠離水域太遠;對於自然環境因開發越趨惡劣的狀態下,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(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)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,非常需要被關注。然而,更令人擔心的是氣候變遷的問題所帶來的影響,當降雨型態從分散變為集中,豎琴蛙的繁殖將面臨更大的試煉。

守護曼妙自然聲,我們可以這麼做:

1. 若前往棲地觀賞時請留意腳下

2. 友善環境,使用環保餐具,減少樹木被砍伐

3. 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友善環境意識,減少人為對大自然帶來負面影響


影片來源: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8D6zI4Dr4-c

相關資訊:
https://sa.ylib.com/MagArticle.aspx?id=1418
https://bit.ly/3eznQAo
https://bit.ly/3vTumaJ
https://bit.ly/3uF7Ja4